直射比分类,直射点位移图
炮的分类及区别
线膛炮和滑膛炮区分:线膛炮身管内壁有膛线,膛线的作用是赋予弹丸一个旋转的力,炮弹出炮口后高速旋转能保持稳定(陀螺定理)。滑膛炮身管内壁没有膛线。现在坦克炮是滑膛炮(因为射程一般比较近),迫击炮膛内也没有膛线,其它中大口径火炮一般是线膛炮。
而自行火炮与卡车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需要汽车来牵引,它主要安装在车辆底盘。根据动力装置和火炮类型的不同,自行火炮的分类也不尽相同。一些大口径的自行火炮常常与坦克搭配,由它来负责远程火力支援。
炮身长为口径的30~52倍,初速达880米/秒, 最大射程达3万米。20世纪50~60年代,加农炮发展到炮身长为口径的40~61倍,初速达950米/秒,最大射程达5万米。榴弹炮 howitzer 身管较短、弹道较弯曲的火炮。
野炮,旧时用于野战的一种火炮。多为口径75毫米左右的加农炮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主炮。野炮是炮兵装备的一种。一开始它指比较小的,能伴随野战部队前进的火炮,供野战炮兵使用,以和装在堡垒里的要塞炮或是攻城炮区分。使野炮战术发扬光大的就是拿破仑。他给它们安上更大的轮子以更快移动。
当前火炮的分类方法有很多,如用途、结构、弹道与装填方式等。而我们今天要谈的榴弹炮与加农炮,就是按照弹道分类的。说到榴弹炮与加农炮的区别,我们还是要先从西方火炮的分类说起。我们目前所说的火炮一词来源于英语的GUN而当时只要叫GUN的都基本以平射为主,因此我们熟知的榴弹炮并不属于这个门类。
线膛炮和滑膛炮的区别:线膛炮膛内刻有一定缠角的膛线,滑膛炮没有。线膛炮初速较小(〈1000m/h),滑膛炮初速大。(1000m/h)。3,线膛炮炮弹的弹带是铜的,滑膛炮炮弹弹带是尼龙的。4,线膛炮擦炮不好擦,滑膛炮擦炮好擦。5,线膛炮身管寿命短,滑膛炮身管寿命长。
气候四季法是什么??五带划分??
所以赤道与两极地区之间的热量传输与交换对全球性的大气环流、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具有决定意义,广大的温带地区正是冷暖气流接触和热量交换的地带,在那里形成四季分明多变的天气特征。五带的简介:五带(five zones)又称天文气候带、数理气候带。地球上的热带、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之总称。
地球上的五带划分基于纬度以及太阳辐射的差异,具体如下: 热带:这一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,阳光直射现象在这里最为显著,气候终年炎热。 南温带: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,这一带的气候四季分明,既无阳光直射,也无极昼极夜现象。
但它的名称是气候名称,可见天文五带是气候带的基础。另外,以回归线和极圈四条纬线划分的五带,都是一定的纬度地带,所以又可以说五带是纬度带。热带:在南、北回归线之间,这是地球上唯一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带,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。
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,即南纬25度至南纬65度之间。 南寒带位于南极圈与南极点之间,即南纬65度至南纬90度之间。 北温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,即北纬25度至北纬65度之间。 北寒带位于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,即北纬65度至北纬90度之间。
辐射消毒的分类
1、一般海拔每增高300m,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。(4)压力蒸汽灭菌法:属于湿热法,是一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,效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 光照消毒法(又称辐射消毒)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,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、变性,导致细菌死亡。
2、医院常用的消毒有4种类型,第一种就是高温对于专用医疗器械进行杀菌和消毒。利用专业的消毒柜或者消毒箱进行杀菌消毒。第二种,就是利用紫外线灯进行杀菌消毒,UV灯进行照射后,对于环境进行杀菌。但是不是很全面。第三种就是利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杀菌,对于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壁进行杀菌。
3、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煮沸、高压蒸汽灭菌、紫外线、电离辐射灭菌。煮沸:不需要特殊设备即可进行。杀灭繁殖型细菌与病毒效果好。煮沸时间一般为10-30分钟。金属器械、棉织品、餐具、玻璃制品等可用煮沸消毒。
4、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法、湿热灭菌法、间歇灭菌法、辐射灭菌法、过滤除菌法和化学试剂灭菌法。干热灭菌法是指在干燥环境(比如火焰或者干热空气)进行灭菌的技术。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、沸水或者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。间歇灭菌法是指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,从而杀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。
5、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,即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。其中,物理消毒法包括:煮沸法、日晒法、高压蒸汽灭菌法及紫外线辐射消毒法。煮沸法 煮沸法是简便可靠的消毒方法。即将被消毒的物品全部浸入 水中,水烧开之后再煮5—30分钟。
6、包括除第一类产品外的消毒剂、消毒器械、化学指示物,以及带有灭菌标识的灭菌物品包装物、抗(抑)菌制剂。第三类是风险程度较低,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安全、有效的除抗(抑)菌制剂外的卫生用品。根据以上的原则,我把医院常见的消毒产品进行分类,让大家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。
初一社会——热带,寒带,温带的划分界线
而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,这叫温度带。早在1879年苏潘就提出以年平均气温20℃和最热月10℃等温线划分三个气候带。1953年发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,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,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,把全球分为五个气候带,即A热带,B干带,C温暖带,D冷温带和E极地带。
北温带与热带之间是北回归线 热带与南温带之间是南回归线 南温带与南寒带之间是南极圈 拓展知识:五代的分界线是回归线和极圈,即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,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,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,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是南极圈。
以是否有直射现象及是否有极昼极夜等天文现象为依据划分,其分界线为南北回归线及南北极圈。
热带、温带和寒带的具体划分:热带: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,地处赤道两侧,南北跨纬度46°52′。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大,在两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,太阳高度角在90°—43°8′之间变化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